看到维尼老师提到这个问题,我们是深有感触。学校的广播室的桌上堆着衣服,都是孩子落在操场上,没人要;教室里老师办公桌上,孩子们捡的笔,橡皮等学习用品也是成堆,没人领;后面的柜子里的绳子,衣服是本班孩子的物品,也是没主的。哎!是什么原因让孩子的记性这么不好使呢?
说道这里想起校车上一个经常忘记戴红领巾的小胡。他刚上二年级的时候,周一至周五最多就一次记得戴红领巾,妈妈说孩子还小,丢三落四的,忘记的时候早晨就去超市买一条,关键是记得次数少。有个老师好事,早晨跟着孩子去他桌洞里找,天天买红领巾都哪里去了?结果从书包和桌洞里翻出13条红领巾,大家都笑了!
好习惯贵在养成。孩子丢三落四是常见现象,原因大致有以下三种类型:一是记忆力较差。二是态度马虎,没有听清或听完别人的话,就急急忙忙去做。三是生活缺乏条理,东西乱放,需要用时找不到。习惯伴随着人的一生,影响人的生活方式和个人成长的道路。而培养生活、学习中的一些好习惯是解决孩子丢三落四行为的最好方法。我认为,应着重培养以下三种习惯:第一,培养孩子做事认真的习惯。告诉孩子,事情不分大小,只要去做就应该把它做好,并不分大事小事,孩子认真做好了就给予他表扬和鼓励。第二,培养孩子做事有始有终的习惯。应在早期就教育孩子,不管是学习还是做家务事,
只要开始做了,就应该坚持把它做完才可以做别的事。第三,培养孩子对生活和学习物品分类摆放的习惯。应该教孩子把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用品都放在固定的地方,并定期整理,如果他在使用完一个物品后随手乱放,应该及时纠正,并监督他放回原位。
该放手时就放手。孩子自理能力差,过错大多在父母。正是父母的溺爱才使孩子永远长不大。媒体披露:许多走进高等学府的莘莘学子连日常起居都不能自理,有些家长爱子心切,干脆辞职去陪读,心甘情愿做起孩子的全天候免费保姆,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,真不知这些可敬可佩的父母们百年之后,他们的孩子将怎样生活。人无远虑,必有近忧。今天的溺爱娇宠,明天就会害苦他们。
我认为,对孩子该放手时就放手。做父母的应当有意识地教会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,让他们学会其年龄层应该会做的事,注重加强对孩子动手能力的培养,切莫使孩子成为只会动脑不会动手的“书呆子”。
评论